当前位置:如文网 > 科幻 > 这世界危在旦夕最新章节 > 第74章 超速发展

这世界危在旦夕 第74章 超速发展

总理和萧金浪是来天津港考察的,他们身边还站着一个东德来的‘汉斯’,手里捏着纸笔正在记录着什么。

旁边有名翻译,凑近总理身边说了几句,“这位穆勒先生认为我们的标准化物流系统还有很大改进余地,尤其是木制货柜应该放大,换成钢铁材质的。”

对‘国际友人’的意见,总理和萧金浪都苦笑不已。谁都知道钢铁材质的好,货柜大些更好,可国内做不到啊!

50年全国钢铁产量61万吨,大半是铁匠铺炼的生熟铁。这不但数量少,质量还差,更缺乏型材加工能力——现在能用木头的就不错啦。

但‘汉斯’还是板着脸不停低语。

翻译转述道:“穆勒先生说以标准货柜为核心的物流体系应尽快在共产主义阵营内推广。因为它至少提升两三倍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运输成本。”

在当前中国,能在技术方面有点想法和成就获得老外认可,这民族自豪感就油然而生。在场陪同的领导和港口人员无不喜形于色,与有荣焉。

‘汉斯’还主动找‘发明’这套物流系统的萧金浪聊天,探讨标准货柜的运用场景和发展,颇为认真。

萧金浪肚子里的货不多,只表示需要专用的远洋货轮、需要改造港口和码头,需要集装箱吊机以及载重汽车,连公路和铁路都需要为它改造。

一旦货柜的尺寸定下来,很多工业品的设计就会由它决定——就好像中国‘长征’系列火箭的芯级直径长期只有3.35米,就是被铁路运输给卡住了。

虽然只是来自后世经验的只言片语,却让‘汉斯’不停记录,点头不已。他还向总理表示——你们这位萧同志对工业发展和布局极具前瞻性。

总理也表示同意,大笑。

一行人谈论着工业话题,同时参观正从货轮上吊装下来的设备。总理之所以来,是因为这套设备极为重要——年产五十万吨的硅酸盐水泥回转窑生产线。

旧中国落后的叫后世难以想象,洋灰、洋钉、洋火、洋油,都是带着时代烙印的词。萧金浪深入这个时代,看着先辈过的苦日子,经常夜不能寐,痛苦的近乎窒息。

眼前这套二手设备花费不大,包括原材料破碎、生料制备、熟料烧成等等,但比发电采矿炼钢之类的设备还重要。

因为搞建设就离不开水泥,而且需要的量极大。这玩意靠进口是不行的,必须要自己能生产。

不但要搞定水泥,还要能搞定水泥生产设备。

可国内建材生产长期落后,到八十年代盖房子弄点砖头水泥都不容易,城市建设自然就谈不上什么大发展。

随总理来考察的也包括不少工业部门的主管。大家都想看看自己有没有能力仿制美国的水泥生产线。

如果技术上有不足,请苏联和东德朋友帮忙也好有的放矢。

随同考察的‘汉斯’就是东德来的技术专家。他对啥水泥生产线倒不甚在意,拍胸脯表示民主德国完全有能力提供全套设备。

只是穷惯了的中方人士都一个个的笑,总觉着自己能生产一点是一点,勤俭节约,逐步突破嘛。了解美国技术没坏处的。

‘汉斯’穆勒却不管不顾,要么谈论东德能提供什么设备,要么聊标准货柜将如何改变物流。等到临近现场考察结束,他忽而皱眉问了句:

“这半年,贵国进口了多少美国设备?”

这问题有点敏感,因为压根没有什么进口,全是从美国捡回来的‘破烂’,国内一分钱没花。

穆勒却就自己掌握的情况做了个简单心算,皱眉看向码头上不停工作的吊机,“你们进半年进口的设备太多了,多到我们援助人员都忙不过来。”

这是大实话。

近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看《这世界危在旦夕》的书友还喜欢